推广 热搜:
您的位置:首页 > 宠物百科 > 宠物资讯 >

中华倒刺鲃如何养

2024-09-02宠物资讯
关键字:动物百科
1、池塘筹备池塘条件养殖中华倒刺鲃的池塘需要光照充足,环境安静,水质清爽,水源充足,排灌便捷;池塘的底质最好为砂石底,少淤泥;为了便于管理,池塘面积以1~5亩为宜,水深1.5米左右,最好长期有流水条件,并配备增氧机;中华倒刺鲃善跳跃,池埂至

中华倒刺鲃怎么养

1、池塘筹备

池塘条件

养殖中华倒刺鲃的池塘需要光照充足,环境安静,水质清爽,水源充足,排灌便捷;池塘的底质最好为砂石底,少淤泥;为了便于管理,池塘面积以1~5亩为宜,水深1.5米左右,最好长期有流水条件,并配备增氧机;中华倒刺鲃善跳跃,池埂至少要高出水面0.5米以上,池埂要坚固,以防崩塌逃鱼。

清塘消毒

鱼种放养前要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,将池塘的淤泥挖去,并加高加固池埂;在放养前10天左右每亩用75~10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,以杀灭野杂鱼,清除敌害生物和病原菌;在放养前5~7天过滤进水。

2、鱼种放养

鱼种需要

放养的鱼种需要体质健壮,游动活泼,无伤病,大小规格较均匀。假如要当年收获,应选择50~100克的大规格鱼种。

放养时间

中华倒刺鲃为广温性鱼类,适合成长水温为10~32℃,最适水温20~30℃。在福建各地,新年前后均可放养,但最迟应在3月底前放养,以免影响养殖成长期。

放养量

中华倒刺鲃一般采取单养的方法,依据池塘条件,每亩放养50~100克大规格鱼种800~1200尾。不适合混养鲤鱼、鲫鱼、罗非鱼、草鱼等食性相近、抢食凶猛的鱼类。为了调节池塘水质,每亩可套养10~15厘米的鲢鳙鱼30~50尾。

鱼种消毒

鱼种入塘前要进行消毒,一般用3%的食盐水浸浴5~10分钟n,或用20毫克/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5~30分钟,预防病害发生。 [7]

3、平时管理

饲养管理

饵料配方:中华倒刺鲃为杂食性鱼类,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摄食高等植物碎片、藻类、水生昆虫幼虫等动植物饵料配方。养殖条件下,使用鲤鱼人工配合膨化饵料配方(浮性),同时辅投少量的浮萍、莴笋叶、南瓜叶、鲜嫩青草等青饲料。养殖前期(鱼体长20厘米)人工配合饵料配方的蛋白质含量应达35%,中后期(鱼体长20厘米)人工配合饵料配方的蛋白质含量达25~30%即可。应依据鱼类成长的不同阶段,选择不同粒径的可口饵料配方。注意要使用信誉度较好的企业生产的人工配合饵料配方,保证饵料配方水平。养殖过程中不适合随便更换饵料配方品种,以免影响鱼类摄食成长。饵料配方要维持新鲜,不投过期变质饵料配方,以免发生鱼病。

投饵量:日投饵量约为池鱼总重量的3~5%,具体投饵量应依据天气、水温高低、水质情况、鱼类摄食活动状况等灵活学会。一般天气睛朗,水温适合,池塘水质好,鱼类摄食活动旺盛,可适合多投饵;反之,天气阴雨,水温低或过高,池塘水质差,鱼类摄食活动弱,则应适合少投饵。

投饵次数:通常情况下,日投饵3次,分别在上午8时,中午12时和下午4时左右各投饵一次。

投饵办法:依据池塘面积大小选择若干个点设置食场,便于鱼类摄食和清除残饵。食场一般设在池塘边角,用毛竹固定围成10~20平米的面积。当池塘水温达到13℃以上开始投饵。投喂饵料配方应注意学会方法,开始投饵时投喂少量饵料配方,并配合某种响声(如拍掌),使鱼类形成进食条件反射;待鱼类集中迅速抢食时加快投饵速度;当鱼类抢食减弱时又应放慢投饵速度,至大多数鱼类停止抢食散去时,停止投饵。投喂饵料配方切忌时饥时饱或忽然增大投饵量,鱼类摄食不足则影响其成长,反之鱼类摄食过量会致使停食甚至发病。

水质管理

中华倒刺鲃在自然条件下喜栖息于水清流急的溪河或江段,不耐低氧,需要养殖池塘水质清爽,透明度达30~40厘米,溶氧在4毫克/升以上。因此,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池塘水质的调节和管理。鱼种放养前,池塘维持0.8米的水位即可;鱼种放养后渐渐加水,待池塘水位达到1.5米后开始换水;一般每隔10~15天换水一次,每次换水量约占池水总量的1/3;高温季节鱼类摄食成长旺盛,应加强换水量;有条件的池塘,宜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维持常流水,必要时还应开启增氧机进行增氧,保证池塘一直维持较充足的溶氧量,从而促进鱼类摄食成长,提升饵料配方实际转化的比例,减少饵料配方系数。

其他管理

中华倒刺鲃喜静、怕惊扰,平常应注意维持池塘环境安静。天天结合早中晚投饵时注意巡塘,察看鱼类摄食活动状况和池塘水色、水质变化状况,发现异常准时处置。要准时清除池塘污物和残饵;维持进排水口水流畅通;做好防逃防盗等工作。

鱼病防治

中华倒刺鲃抗病力较强,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,因为养殖密度高与养殖管理不善等缘由,一些鱼病也偶有发生。在鱼病防治上,要坚持以防为主,防重于治和无病早防,有病早治的方针,防止给养殖生产导致紧急损失。

鱼病预防

预防鱼病主如果加大平时管理,维持池塘水质清爽、饵料配方新鲜、投喂量适度。每隔半个月轮流用1毫克/升的漂白粉或0.3毫克/升的晶体敌百虫(含量90%)全池泼酒。

4、鱼病治疗

一旦发生鱼病,要准确诊断,对症下药,准时治疗。中华倒刺鲃容易见到的鱼病主要有水霉病,细菌性烂鳃病和肠炎病、指环虫病等,主要症状和治疗办法如下:

①水霉病

症状:主如果因为捕捞或运输导致鱼体表受伤,水霉菌寄生而致病,春秋天水温15~20℃时易发此病。发病初期肉眼不容易察看,后期可察看到鱼体表有棉毛状菌丝,俗称生毛。

治疗:每亩用菖蒲6千克捣烂+食盐1.5千克+人尿5千克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。

②细菌性烂鳃病

症状:病鱼行动缓慢,反应迟钝,常离群独游,体色变黑,头部颜色更黑。鳃丝腐烂有淤泥,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,紧急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,俗称开天窗。

治疗:用1毫克/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,或用2.5~4毫克/升的大黄捣碎浸泡12小时后全池泼洒。

③肠炎病

症状:病鱼离群独游,行动缓慢,体色发黑,食欲衰退,直至停食;病鱼腹部常有红斑并胀大,肛门红肿,挤压腹部有血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。

剖检:病鱼肠管、肠壁充血发炎,肠腔内有很多黄色黏液,肠内没食物或仅在肠后段有少量食物。

治疗:应使用内服药饵和外用药物泼洒相结合的办法。外用药一般用1毫克/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;内服药物使用土霉素或磺胺嘧啶拌饵投喂,土霉素用量:50~80毫克/千克鱼体重,连服5天,磺胺嘧啶用量:100毫克/千克鱼体重,连用5天。

④指环虫病

症状:病鱼体色灰暗,鳃部显著浮肿,鳃盖张开不可以闭合,鳃丝失去鲜红呈暗淡色,呼吸困难,游动迟缓,直至消瘦死亡。该病因指环虫寄生于鱼的鳃上而导致,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烂鳃病,治疗时应该注意区别,防止误诊导致更大损失。

治疗:用0.3毫克/升的晶体敌白虫(含量90%)全池泼洒。
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